“免、抵、退”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的計算方法
一、 “免、抵、退”稅計算公式
1、一般的計算公式:
免抵退稅不 免稅購 征 退
得免征和抵扣= 進原材 ×(稅-稅)
稅額抵減額 料價格 率
2、根據政策規定,公式中各項數據解釋如下:
①由于我市采用的是“購進法”,因此“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”,一般來說指的是當月取得的所有進口材料的人民幣價格。
②“征稅率”和“退稅率”,原則上是根據其出口貨物的商品編號進行確定。但實際操作中,日常的計算是根據進料加工合同手冊登記時的“復出口商品碼”進行確定的。直到該進料加工合同核銷時,才根據整個合同的出口產品去確定其實際適用的“征稅率”和“退稅率”。
③當期的具體金額可以根據《生產企業進料加工貿易免稅證明》上第12欄金額進行確定。
二、 “免、抵、退”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的計算
1、一般的計算公式:
免抵退稅 出口貨 外匯 征 退 免抵退稅不
不得免征=(物離岸× 人民幣 )×(稅-稅)-得免征和抵扣
抵扣稅額 價 牌價 率 率 稅額抵減額
2、根據政策規定,公式中各項數據解釋如下:
①“出口貨物離岸價”是指當月發生的直接出口貨物的出口離岸價(包括當期單證齊和單證不齊兩部分,不包括前期單證不齊當期收齊部分)。其金額乘以“外匯人民幣牌價”等于《匯總表》的第2欄“當期免抵退出口貨物銷售額”。
②“外匯人民幣牌價”根據稅務機關公布的當月匯率進行計算。
③“征稅率”和“退稅率”根據出口貨物的商品編號進行確定。如果出口貨物的商品編號不是“基本代碼”時,必須上報主管國稅分局,以確定其具體出口貨物的商品編號的明細碼。
3、在實際計算中,考慮到直接出口貨物適用多種“征稅率”和“退稅率”的情況;考慮到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只能為正數,若為負數只能留至下期抵減的規定;考慮到有“上期結轉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存在時,其免抵退稅不予免征抵扣稅額的計算公式變為:
A =∑[直接出口額n ×(征稅率n -退稅率n)]
當期免抵退稅 上期結轉免抵退
-不得免征和抵- 稅不得免征和抵
扣稅額抵減額 扣稅額抵減額
補充說明:
①直接出口額=出口貨物離岸價×外匯人民幣牌價。
②∑[直接出口額n ×(征稅率n -退稅率n)]——是指不同征稅率或退稅率的產品其相應的直接出口額×(征稅率-退稅率)之和。
③當A>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A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0;當A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<=0時,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=0,“結轉下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”=a的絕對值。
三、應納稅額的計算
當期 當期內銷 當期全 當期免抵退
應納= 貨物的銷 -( 部進項 - 稅不得免征 )
稅額 項稅額 稅額 和抵扣稅額
根據政策規定,公式中各項數據解釋如下:
1、應納稅額是按月計算的,“當期內銷貨物銷項稅額”是根據當月發生的內銷銷售收入×對應的征稅率計算出來的。
2、“當期全部進項稅額”=上期留抵的進項稅額+本期取得的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有關規定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-轉廠出口所耗用的進項稅額。
3、“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”可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得出,其金額絕對不可能為負數。
4、當應納稅額>0時,企業當月要交納的稅金=公式中的“當期應納稅額”。
5、當應納稅額≤0時, 企業當月要交納的稅金=0。應納稅額的絕對值作為月末抵扣不完的進項稅金填寫在《匯總表》第18欄“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期末留抵稅額”。